![]() |
宝宝不会说话,原来是家长惹的祸!——上海六一儿童医院
最近,后台常有宝妈咨询反映,“2岁的孩子不会说话,也不会叫人,只有在哭的时候偶尔叫一声妈妈,正常吗?”
“孩子偶尔会叫爸爸妈妈,其他的都还不会,你跟他说什么都听得懂,就是不回应,是怎么回事呢?”
根据众多家长所担心的问题,上海六一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温树勤主任指出,通常情况下,孩子到两岁左右的时候已经能够正常说话了,但是也有部分到了两岁以后还不会说话,出现这种情况,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查找病因。
温树勤,毕业于南京医学院,从事儿科临床、教学与研究30余年。曾任职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,在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、北大六院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、广州医学院附属三院等学习进修,是国内较早开始生物体系应用于发育行为疾病诊疗的专家。
主攻抽动、多动、自闭症、学习困难、遗尿症等领域,并创新性地将“生物调序微生态调节体系”(APS)应用于临床医疗,更安全、高效地解决各种儿科疑难杂症,现为PCIC名医名院上海联诊中心首席专家。
国家《儿童心理障碍防治丛书》副主编,参与编写了《帮助孩子走出学习困境》 、 《冲破儿童学习困境行动指南》 、 《儿童抽动症 看看专家怎么说》 、 《儿童智力低下看专家怎么说》
此外,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,在养娃日常中是不是做错了这些事?
太过精细的饮食
现在的孩子就是全家人的宝贝。很多家长在宝宝一岁以后,给孩子准备的饮食还是一些粥或者是烂面条,就害怕会给孩子的肠胃造成一些负担!但是这样孩子的口腔肌肉就得不到锻炼,从而出现一些语言功能的发育缓慢,比如说不会说话,口吃,发音不标准的情况。
家长替孩子说话
宝宝在学说话初期,因为词汇量少、表达能力有限,经常会用手指或是用“嗯嗯、嗯啊”来代替,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往往秒懂宝宝的意图,并立马作出回应满足需求。其实,如果宝宝指着哪样东西想要的时候,家长可以鼓励宝宝说出来,即使说不清楚。如果宝宝实在不记得发音,家长要清晰明确的帮助发音,并让宝宝学会。
缺乏模仿的对象
现在年轻的父母都是比较潮流的!所以手机和电脑都是轻松的搞定,在加上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,大家的工作也比较忙碌,回家以后就只想窝在沙发上玩手机,不想说话,于是在这样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,孩子就没有模仿说话的途径。于是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会说话,语言功能发育缓慢的情况!
家长说话快,宝宝跟不上
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快,没有给宝宝一个反应时间,没有经历“听到—理解—回答”的过程,这样宝宝很难接受到有效的信息。当宝宝下意识追着你说的内容去听,这时候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,就很可能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。
孩子说话晚、不流畅,需及时查找原因
家长以上的几种错误做法,都会造成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说话、说话晚,医学上又叫作语言发育迟缓。
据温树勤主任介绍,造成孩子语言发育迟缓除了家长上述的一些错误行为,还有很多其他原因,比如智力低下,构音结构疾病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、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。家长若发现孩子2岁还不会开口说话,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专业儿童医院查明病因。
2-3岁是语言发育关键期
语言发育迟缓已经像“流感”一样弥漫,很多的孩子都被“传染”了。而对于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,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不同的观点:有人说等孩子长大了,自然就会说了,也就是常说的“贵人语迟、大器晚成”。有的说多带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,就会说话了。还有人说送去幼儿园,孩子自然就会说了......
温树勤主任强调:不论是年龄的增长,还是去人多的地方玩,或者是送到幼儿园,对孩子的语言发育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,甚至还会延误治疗。
2-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,如果孩子语言能力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,将来可能花费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回来。而在弥补的过程中,还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,孩子常会出现焦虑、抑郁、孤僻、退缩等行为问题!
家长一定要重视,尽早进行干预和弥补,以免造成遗憾。此外家长一些错误喂养行为也一定要改改,2-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,再不改可就晚了。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